區塊天眼APP訊 : 《華爾街日報》編輯委員會公開抨擊Gary Gensler“傳奇般地”拒絕批準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(ETF)。
7月6日,《華爾街日報》發表了一篇措辭強硬的評論文章,指出由Gensler領導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在處理比特幣相關交易所交易產品(ETP)的申請時,與傳統的資產和其他大宗商品的處理方式明顯不一致。
到目前為止,Gensler帶領的SEC已經拒絕了所有比特幣現貨ETP的提議,包括上周灰度(Grayscale)和Bitwise的兩項提議,這導致灰度決定起訴SEC。
這些一致的拒絕導致SEC委員Hester Peirce宣布,Gensler對現貨加密ETP的抵制“成為傳奇”,因為委員會已經批準了幾個比特幣期貨ETP,期貨ETP的成本要比擬議的現貨ETP高得多,對投資者來說包含更大的風險。
Peirce還質疑為什么ETP產品在美國沒有獲得批準,而在其他地方已經獲得了批準。
“如果有的話,比特幣現貨市場的日益成熟,以及其他地方類似產品的成功,會在多大程度上推動批準?”
編輯委員會還注意到Gensler采用了雙管齊下的方法,使得現貨比特幣產品幾乎不可能獲得批準。
這包括要求ETP發起人證明大量比特幣交易發生在一個受監管的市場上,或者基礎市場必須“在傳統市場的保護之外,對操縱具有獨特的抵抗力”。
據《華爾街日報》稱,Gensler“充分意識到”第一個標準根本無法滿足,因為目前幾乎所有的比特幣交易都發生在不受監管的加密交易所。
第二項標準對于發起人來說也是極其困難的,因為SEC在沒有“解釋如何滿足”的情況下,“武斷地建立”了比特幣現貨ETP的更高標準。
彭博社高級ETF分析師Eric Balchunas告訴他的107000名推特粉絲,“很高興看到”《華爾街日報》呼應了他的ETF分析師同事James Seyffart的想法——稱Gensler正“以創新為人質”來控制加密貨幣市場。
就在一周之前,灰度就SEC拒絕其推出比特幣現貨ETF的申請,對SEC提起了法律訴訟,稱SEC關于比特幣現貨和期貨ETF的不一致規定與法律要求監管機構“對類似的投資工具采取一致的對待”相抵觸。
更多區塊鏈消息,請關注下載區塊天眼APP,全球區塊鏈監管查詢APP 。